談到影像合成,或許大家聯想到的是酷炫的特效,奇幻的視覺效果,誇張的超現實場景,只要能夠將所有的設計素材拼湊在一起,應該就能成為一個「好」的合成作品。
但實際上,坊間的教學課程或是書籍大多數的教學方式,通常是告訴你如何做出與老師相同作品的方法,確保你可以做出一模一樣的成品。你的確學會了某些合成技巧,但這僅僅只能讓你學會「模仿」,當素材不同,或是必須符合不同的設計目的,你能否具備應變的能力?還是只能繼續看著你的電腦螢幕發呆?
這堂課中,James 不帶各位玩花俏的特效,也不是帶領大家參與一場超級模仿秀,而是從圖層與去背開始,讓你暸解如何應用各種混合模式,製作出具有細節與質感的作品。
秉持一貫的教學風格,James 以最淺顯易懂的概念切入,透過正確的影像合成流程與觀念,扎實地幫你將影像合成的底子打穩,才能讓你擁有舉一反三的影像合成能力。只有明白了原理,知道為何而做,為何如此設計,才是你面對多變創作時的唯一解決方案。
你只需要花費少許的時間,就能吸收 James 20 多年的寶貴設計實戰經驗,這是許多設計師即使磨練多年,都未必能提升的經驗值,透過這堂課的引導,你不必走更多學習的冤枉路,便能快速累積自我實力。
而課程中更加入只有業界專家才會熟悉的選取範圍技巧,只要能正確地製作出選取範圍,不論是去背、合成、製作完美的圖層遮色片、設定正確的明暗,各種技法都難不倒你,也是設計出細節與層次兼具的作品關鍵。
你不需要學會 Photoshop 所有功能,這堂課也不要求你死背指令,你需要的是正確的設計觀念,搭配上 Photoshop 關鍵的技法與工具,你就可以:
讓大家學會操作 Photoshop 並非難事,但 James 堅持的是,不只是要讓你會用,更希望你可以做出好作品,只要遵守正確的觀念,一切的設計都是自由的,更不會因為軟體功能而限制住你的靈感,框限自我的風格。
再複雜的效果也可以由簡單的觀念推演出來,這堂課不強調某個效果是否做得出來,專注的是你的作品做得好不好,符不符合你自己的期待,並且學會可以創作出符合 4A 廣告公司高標準的作品水準。
還有更多精彩的合成作品演示,都在這堂課裡,就從現在開始扎實並精進你的合成功力,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「好」作品吧 !
課程綱要如下,購買課程後可於「教材下載」區下載各單元講義教材。
0 前言
0-1 前言
0-2 工作區的設定
0-3 Shift 鍵的設定
1 基本的合成就很美
1-1 去背與圖層
1-2 圖層遮色片與變形
1-3 合成與增加質感
2 灌入
2-1 基本合成
2-2 剪裁遮色片
2-3 剪裁遮色片與基本合成
3 毛髮去背
3-1 毛髮的去背
3-2 簡約的合成
4 去背與剪裁
4-1 頭髮的去背
4-2 頭髮的合成-1
4-3 頭髮的合成-2
4-4 剪裁遮色片
5 圖層混合模式
5-1 圖層混合模式的概念
6 Screen(濾色)
6-1 Screen(濾色)的概念
6-2 從重複曝光到影像合成
7 重複曝光
7-1 具備設計感的重複曝光-1
7-2 具備設計感的重複曝光-2
7-3 隨便合成都好看
8 Multiply(色彩增值)
8-1 Multiply(色彩增值)的概念-1
8-2 Multiply(色彩增值)的概念-2
9 素描與合成
9-1 仿素描合成
9-2 筆觸的增加與變形
9-3 替換素材與調整
10 Overlay(覆蓋)的概念
10-1 Overlay(覆蓋)的概念-1
10-2 Overlay(覆蓋)的概念-2
11 Overlay(覆蓋)的應用
11-1 Overlay(覆蓋)+Multiply(色彩增值)
11-2 Overlay(覆蓋)+Hard Light(實光)
12 透明物的合成與氣氛營造
12-1 玻璃瓶的合成與影子
12-2 Multiply(色彩增值)與影子
12-3 玻璃瓶的合成微調
12-4 氣氛的製作
13 Overlay(覆蓋)+Hard Light(實光)+Multiply(色彩增值)
13-1 扁平化與液化
13-2 使用混合模式前的調色
13-3 邊緣的調整
13-4 Overlay(覆蓋)+Hard Light(實光)+Multiply(色彩增值)
13-5 混合模式與銳利
13-6 膚色的協調
13-7 整體氣氛的調整
14 從 Alpha 到圖層遮色片
14-1 混合模式與氣氛的營造
14-2 從 Alpha 到圖層遮色片
14-3 透明效果的混合
14-4 氣氛與顏色的調整-1
14-5 氣氛與顏色的調整-2
15 變形與立體感的塑造
15-1 葉子與 Logo
15-2 旋轉與液化-1
15-3 旋轉與液化-2
15-4 分層與影子
15-5 立體感的調整
15-6 厚度的製作
15-7 倒影的製作
16 專家級的選取範圍技術
16-1 選取範圍與噴修的概念
16-2 專家級的選取範圍技術-1
16-3 專家級的選取範圍技術-2
16-4 專家級的選取範圍技術-3
16-5 專家級的選取範圍技術-4
16-6 最大與最小
16-7 立體感的製作-1
16-8 立體感的製作-2
16-9 立體感的製作-3
17 影像的拆解
17-1 影像的拆解
17-2 邊緣的修飾
17-3 基本的合理化-1
17-4 基本的合理化-2
17-5 基本的合理化-3
17-6 畫面的微調
18 粉碎合成
18-1 粉粹的效果
18-2 粉碎合成-1
18-3 粉粹合成-2
19 後記